卡通隨著我們長大 就不卡通了?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01/13 23:07

最後更新: 2015/05/06 17:53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Big Hero 6 fb 專頁

本以為卡通動畫是上天給小孩的童年禮物,但這些年純為兒童而創作的卡通早已不復存在,更多時候是多了商業和經濟效益等種種考慮,加上動畫科技不斷優化,可怕的三維動畫奪去了二維平面的純樸、震撼的環迴配樂掩蓋了恬靜、高清像真把觀眾從世外桃源拉回現實⋯⋯

卡通早已不再卡通。

最近看了 “Big Hero 6” (中譯《大英雄聯盟》),兩位導演Don Hall 和 Christ Williams 分別拍過迪士尼的《泰山》和《花木蘭》,配合《魔雪奇緣》(“Frozen”)的製作班底,不但票房有保證,片中也少不了混雜、戲謔等多元元素。

相片來源:Big Hero 6 fb 專頁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San Fransokyo的虛構地方(中譯三藩京市),在這個介乎現實與想像的空間中到處可見盛開的櫻花樹、類似金門大橋的紅色大橋、日式寺院、家庭式經營的快餐店、典型美式橫街後巷內的黑幫地盤,富美日合資經營色彩的高科技機械人學院建築、奸角戴上恐懼鬥室跟日本本摔角面譜的混合體面具、六位主角英雄其實就是按照日本戰隊模式而創造的:紅戰士、藍戰士、黃戰士、綠戰士⋯⋯

由場景到人物造型每每都是美日混雜,空間交錯。

故事雖不及《警界線》般複雜懸疑,但也不純粹兒戲。

14歲的神童主角Hiro Hamada由街頭砌機械人格鬥的廢青變成高科技機械人學院的準大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巨變,再次陷入頹勢,此際外型惹人喜愛的醫神機械人Baymax出現,引領主角重新開展人生旅程。

相片來源:Big Hero 6 fb 專頁

毋庸置疑“Big Hero 6”是一齣節奏明快、畫面豐富又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當中不少情節提及做事要 “Think the other way round”,末段也教人放下仇恨。

今時今日的卡通片不再只是由一幅幅靜止的影格串聯而成,大量的電腦特技增加了製作成本,受眾的層面一定要相應提高才能穩定收入。

因此目標觀眾年齡層由幾歲一直擴展到幾十歲,小孩看完之後未必立即明白背後道理,但定會迷上隨之而來在反斗城、麥當勞發售的玩具產品;

大人則可當劇情片來看,因為卡通動畫電影早已不是超人打怪獸、王子救公主、主角大冒險般幼稚簡單。

究竟是卡通隨著我們長大而長大,還是我們都太過一廂情願?

翻查維基百科資料,「卡通」一詞源自中世紀,用於壁畫製作,意大利文“cartone”一字 (意指大張紙)是指在紙上繪畫上一比一的草圖,以研究進行進一步的美術創作。

及後到了十九世紀才被應用到印刷媒體,指一些帶幽默色彩或諷刺性的繪圖,中學時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列強瓜分中國」圖就是當時的卡通。

直到二十世紀初才演化成現在我們心目中那種純為小朋友而製作的模式。

原來卡通本來就不卡通,它從來沒有應許我們一個純真的天堂,也許從今天起卡通的意義就真的要改寫了。

原文刊於作者小書facebook,獲作者授權轉載。

撰文 : 小書